援吉,是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更是共产党员的职责
5月14日晚,长春市口腔医院医疗党支部书记兼口腔正畸科护士长包丽梅接到通知:火速集合,前往吉林市船营区开展居家隔离居民咽拭子采集工作。
主动请缨
包丽梅接到单位通知时正值下班途中,“去吉林市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科室派出一名护士,19点到长春市卫健委集合”。“就我去吧”,包丽梅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她觉得,身为共产党员,应该冲在前面。包丽梅准备了一些药(二丁颗粒、四季感冒片、维生素C、阿奇霉素、板蓝根冲剂和消炎止痢灵等)。到家后,迅速拿几件衣服,赶赴集合地点。
放下患病家人奔赴前线
父亲癌症晚期,刚做完放化疗出院不久。姐姐不久前得了心梗,还在治疗中。包丽梅走得匆忙,但心里一直惦记着父亲和姐姐。在奔赴集合地的途中,她给丈夫和弟弟分别打了电话,再三嘱咐。
院领导高度重视,望凯旋
长春市口腔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院长王占义亲自带队送行,并代表院领导班子再三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确保完成任务,平安回家!”为保障支援疫情人员的安全,院里为大家准备了充足的防护物资:防护服、护目镜、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和手套等物品。
首个任务:为1295名居家隔离人员采集咽式子
5月14日21时30分,包丽梅随医疗队一行人到达吉林市。15日上午,在进行集中培训后,下午各医疗队进行分组,对接各自责任社区。为船营区1295名社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咽拭子采集,是包丽梅所在医疗队的首个任务。作为副领队,包丽梅现场与总领队共同负责物资调配、人员分组以及物资分发等工作,忙而不乱。
三级防护下,一层一层爬楼入户
当天户外温度是22度,还没等防护用具穿戴完毕,大家都已汗流浃背。三级防护下,那种憋闷、难受、喘不上气的感觉无法形容。到了现场,按名单入户采集,居民楼没有电梯,要逐层爬楼梯。咽拭子采集工作进行一半时,队员们的防护鞋套就走坏了。当天17时许,预定的工作任务结束了。大家脱下防护服时,内置衣全都湿了。
临时通知,任务得提前完成
在返回住处的路上,总领队接到通知,当晚24点前必须完成剩余600多人的咽拭子采集工作,原本第二天的工作内容提前了。大家简单吃了晚饭,便进入工作状态。因为任务量大,原来的3人一组改成2人一组,共24组。当晚19时50分,出发。
防止摔下楼梯,她一把拽住队友
那个晚上的工作场景,包丽梅记忆犹新。当时她带着队里一名年轻护士宋彦娜去望云社区。那是一个老旧小区,楼道里没有灯也没有窗户,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两人连续上了两个五层楼,又上了一个六层楼。住户的门已经被敲开,前期的消杀工作也已做完。此时,宋彦娜很难受地说了一句“护士长,我不行了”,转身就要往楼下走。包丽梅第一反应是:这孩子可别晕倒了滚下楼梯。她一把拽住了宋彦娜,用语言安抚、鼓励她,再轻轻地为她拍背。宋彦娜慢慢地平静了,呼吸节奏有所缓解,之后继续进入工作状态。直到次日凌晨2点半多,终于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带大家平安回家
5月17日17时30分,在去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新立村进行咽拭子入户采集时,其他组一名队员不小心坠入沟里,摔得很严重。那一刻,包丽梅的心情有些沉重,“平安”二字让她体会到了另外一层含义,医护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除了有被感染的风险,还会有意外的受伤,这是之前从没有想到的危险!包丽梅把这次经历发在了微信朋友圈上,引来很多人的关注和共鸣。
包丽梅:
作为领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要把大家平安带回家。经历了这些后,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强。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事,是医务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