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 | 远离烟草,拥有健康口腔环境
2022年5月31日是第35个世界无烟日,主题:烟草威胁环境。长春市口腔医院医生提醒吸烟的你,烟草更会威胁你的口腔环境。吸烟对口腔健康环境的影响:
口臭
据统计,80%~90% 的口臭来源于口腔。口腔内微生物腐败消化口腔滞留物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等异味物质,导致口臭。研究证实,吸烟可使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含量明显升高,并且大量吸烟还会形成毛舌,致使食物残渣滞留,唾液分泌减少,加剧口臭。
牙齿着色
吸烟会使大量黑褐色的烟斑沉积在牙齿表面,形成“烟屎牙”。吸烟往往使牙齿染上黑色或黄色,特别是下前牙的舌侧牙颈部,不容易刷掉,一张嘴笑,就露出黑牙齿,影响社交形象。
牙周病
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前者只发生在牙龈组织;后者则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龈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严重者牙齿可自行脱落或者导致牙齿拔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牙齿脱落的首要原因。许多研究都证明:吸烟者较非吸烟者牙周病的患病率高、病情重,而且烟龄越长,每天吸烟量越多,牙周病越严重。
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白斑病(oralleukoplakia,OLK)是一种口腔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斑块,属于癌前病变,有转变成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潜在可能。一般良性白斑仅表现为黏膜粗糙、刺激性疼痛等不适感,戒烟后症状可相应消退,而黏膜角化不良的白斑有转化成口腔癌的可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白斑的发生率与吸烟史的长短、吸烟量呈正比关系,若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400支/年,白斑危险度增加。此外,不同种类香烟也会影响白斑发病率,其由高到低的顺序:旱烟>纸烟>水烟。
据有关报道,不同年龄的吸烟者中约14%的人会患口腔白斑,青年吸烟者可达32.2%;患口腔白斑者中约4-7%可发生口腔癌。
口腔癌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占全身肿瘤的5%~6%,是世界上6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症,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种种原因可能促进口腔癌的发生。根据临床统计,口腔癌的患者中,90%为吸烟者,其中男性吸烟者的患癌率是不吸烟者的4倍,女性则为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