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医生 | 关永娴:援疆结束了,她建的网上学习群还在延续
2019年5月,关永娴秉承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踏上了四个月的援疆路,她愿意为口腔健康事业发展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不忘初心,拼搏前行。
从小就敬佩支边教师的伟大,去年8月份关永娴亲自送自己的爱人去援疆,当时孩子才4岁,可她儿时的“支边梦”鼓舞着她支持爱人的支教事业,没想到事隔不到一年,她自己也有幸加入到援疆队伍中。临行时,带着院里的期望和书记的谆谆教导,关永娴告别了家人、同事,踏上了赴新疆阿勒泰的路程,开启了为期4个月的援疆工作。
与梦想同行 条件再艰苦也不怕
到了阿勒泰,关永娴克服了作息时间上的不适应,积极地投入到科室的工作中去,她深知时间短任务重,要分秒必争的工作。这里的口腔科只是一个很小的门诊科室,设备比较陈旧,在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关永娴并没有退缩,一进科室她就对设备进行了试用及调试,积极地与当地领导和同事沟通,了解科室的需求和发展规划。
通过门诊接诊,关永娴快速掌握了当地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概况,针对这些和科室人员进行诊疗探讨,授课学习。科室内只有四人,但是这边的人员其它附加工作也很多,加上串休因素,所以很难将他们凑齐。考虑到这些,关永娴把集体的科室内讲课,改成了网上建群学习;平时采取一对一的讲解方式,在接诊的闲暇时间,关永娴就在科里和同事们讨论日常接诊到的病历,规范他们的操作流程。当地的同事也很好学,他们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有时工作时间来不及讨论的病历,下班后关永娴就在群中,根据接诊患者的情况和他们分析,学习。
爱牙护齿 倡导口腔保健行为
“这里的患者对于牙病治疗拖延得比较严重,常常是肿痛得实在受不了了才来看牙,而且很多人缺牙不镶,烂根不拔。”很多患者口腔保健意识不强,于是关永娴便申请开展了口腔科普讲座,走进社区普及口腔保健知识。
努力工作 不辱使命
关永娴诊治技术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来找她的患者日益增多,多次加班到很晚。援疆期间,关永娴共接诊130余人,会诊17人,疑难22例。
◆多次进行科室培训,开展了纤维桩冠技术、镍钛根管锉的使用、瓷贴面与嵌体的技术等。
◆网上建群进行多次网课讲解(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口腔用药,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常见口腔粘膜病的鉴别诊断,种植牙的常规操作流程等)。
◆平时对当地医师进行操作指导,规范操作流程,讲述CBCT 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提高临床操作质量。
援疆是短暂的 情意却是一生的
短短的4个月,让关永娴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援疆的真谛,援疆是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要挺纪在前,立规矩、讲程序、明责任,常态化从严从实管理。每日向组织报平安,已经成为了援疆人的习惯,也体现出来组织对每个援疆人的关心。注重民族团结,为当地人民解除病痛,宣扬口腔科普常识,是她的使命,能成为一名援疆人也是她这一生的骄傲!对关永娴来讲,援疆不但让她在工作担当上有所历练,还在政治素养上有了质的飞跃。
她难忘阿勒泰人民的淳朴民风,哈萨克族同胞的风情幽默,热情好客。她对当地的同事更是恋恋不舍,那是她的战友。援疆结束了,可网上的学习群还在延续,她愿意为援疆事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