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口腔医院专家揭秘:“贫瘠的土壤”如何种出“茁壮的牙齿”
如果把种植牙齿比作培育一棵大树,那么,这棵大树赖以生存的土壤就是牙槽骨。大树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必须要有坚实的土壤做后盾。然而,现在很多口腔疾病对我们的牙槽骨会造成破坏、吸收甚至萎缩。
“牙槽骨都缺失了,还能种植牙齿吗?”“牙槽骨能够再造吗?”
针对大家的疑问,长春市口腔医院种植科主治医师宋彦霖介绍,采用植骨手术可以有效修复牙槽骨,让曾经“贫瘠的土壤”再次种植出优秀的牙齿来。
什么是牙槽骨植骨手术?
据宋彦霖介绍,牙槽骨植骨手术是通过手术将自体骨或人工骨粉植入牙槽骨缺失、吸收区域的一种手术操作。
哪些原因会造成牙槽骨缺失?
缺牙时间过长: 牙齿脱落后长时间没有修复,没有咬合力刺激,会导致牙槽骨缺失速度加快。
根尖周炎:患牙的根尖周疾病会导致根尖区牙槽骨慢性吸收。
外伤损害:由交通事故或外部击打产生对牙齿的伤害,从而造成牙槽骨自身断裂或缺损。
植骨手术如何进行?
一般在植骨手术前,医生会测量种植部位缺失的骨量,以确定选择自体骨材质还是人工骨材质进行植骨。
自体骨材质:自体骨材质往往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获取骨组织,然后移植到牙槽骨中。自体骨有丰富的成骨细胞,有利于后期骨的结合与改建。但自体骨植骨手术需要开辟第二术区,增加了手术创伤,延长了手术时间。所以轻度骨缺损患者,不建议取自体骨进行种植手术的植骨。
人工骨材质:人工骨材质一般指人工骨粉,人工骨粉由网状颗粒构成,有很多孔隙,植骨时将人工骨粉放置在骨量不足的区域,起到支撑、填充作用。患者自身的血液及成骨细胞就会进入到人工骨粉的孔隙内进行定植。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建,自体骨开始生长,人工骨粉就会被逐渐吸收,并最终被新骨取代。
植骨手术后多久能种植牙齿?一般来说,轻度骨缺损的患者在植骨的同时能进行种植体植入手术。重度的骨缺损患者,如不能同期植入种植体,则需要3~6个月的成骨周期后才能种植牙齿。上颌窦外提升患者视植骨术区大小及患者骨密度高低,会适当延长患者骨增量手术后的愈合时间,然后再择期进行植骨后的种植手术。
植骨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术后2小时即可进食、饮水,宜食用质软食物,不可喝开水或进食过烫、辛辣刺激食物。
2、术后24小时内不要刷术区牙齿。餐后用漱口水含漱。
3、患者术后术区有胀痛不适者,可24小时内局部冷敷,缓解术后肿胀不适。术后一周内禁止泡热水澡。
4、术后口服用消炎药 3-5 天(头孢克肟+奥硝唑),酌情服用止疼药(布洛芬)。
5、术后一个月内禁止行跑、跳、蹦等剧烈运动,禁止游泳。一个月内吃饭注意不要酪到种植术区,禁止佩戴旧牙。
6、上领窦内/外提升患者注意预防感冒,勿用力擤鼻涕,一个月内禁止乘坐飞机。
7、术后7-10 天拆线。不适随诊。
宋彦霖提醒,植骨手术对操作环境及医生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建议有植骨需求的市民,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