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牙齿的隐形杀手——楔状缺损
牙齿楔状缺损是牙颈部硬组织在多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楔形缺损,以下是其形成原因、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总结:
形成原因
不当刷牙方式
横向用力刷牙、使用硬毛牙刷或刷牙力度过大是主要原因,长期摩擦导致牙颈部磨损。
牙颈部结构薄弱
牙釉质与牙骨质交界处结构脆弱,易受机械或化学损伤。
酸蚀作用
龈沟液酸性渗出物、碳酸饮料、胃酸反流等加速牙体脱矿。
应力集中
咬合力长期作用于牙颈部,导致微裂纹积累(尤其见于夜磨牙、咬硬物者)。
治疗方法
1轻度缺损(无敏感):无需特殊处理,建议改善刷牙习惯 。敏感症状:使用脱敏牙膏或专业药物脱敏治疗。
2中度/深度缺损:采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充填修复 。牙髓受累:需根管治疗,严重者可能需冠修复或拔牙。
注意事项
01正确刷牙
改用改良Bass法(刷毛与牙面呈45°轻颤),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 。
02饮食调整
减少酸性食物摄入,饮用酸性饮料后清水漱口(30分钟后再刷牙) 。
03咬合管理
避免咬硬物,矫正夜磨牙或咬合不齐 。
04定期检查
每半年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 。
提示:若发现牙颈部凹陷或敏感,应及时就医,避免缺损加深导致牙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