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换牙期,自行拔牙可取吗?
很多家长看孩子乳牙活动,觉得“长痛不如短痛”,反正都要掉,拔掉也没问题。长春市口腔医院医生提醒抱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孩子换牙期自行拔牙不可取,小心埋下健康祸根。
不正确拔牙易导致不良后果
意外创伤:暴力拔牙可能导致软组织、骨组织及神经损伤、断根或牙齿移位,局部麻木失去感觉;暴力拔牙也可能造成乳牙牙根下方的恒牙胚损失,导致恒牙无法萌出或缺损。
出血:不恰当的拔牙会损害牙龈周围血管,造成出血,尤其是有出凝血障碍的患儿,自行拔牙可能造成出血不止,甚至出血性休克。正常情况下,拔牙后15分钟左右创口形成凝块。但暴力拔牙可导致创面大、较大致命血管破损,如下牙槽血管或后上牙槽血管破裂、牙龈及骨膜撕裂、牙槽骨骨折等未行缝合导致出血发生率高。如果出血量大,如急性失血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大出血后脑死亡;慢性失血可引起慢性贫血,影响日常生活。
感染:口腔是有菌环境,牙龈周围富含毛细血管,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口腔与上颌窦穿通,牙周感染可增加脑炎、中耳炎风险。拔牙后感染通常发生在3~4天后,向耳颞部、头顶部放散,同时伴有口腔内异味、张口受限、发热等症状,可能引起全身或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包括败血症、脓毒症、心肺部感染、脑炎等,并发多器官衰竭,严重时危及生命;局部感染包括创面周围红肿化脓、牙神经发炎、不可逆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等。
所以,自行拔牙不可取,如果孩子乳牙无法自然脱落,请到专业口腔医院就诊。
儿童换牙期注意事项
注意出血。儿童乳牙自然脱落后会遗留小创面,少许渗血,一般15分钟后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如暴力拔牙,创面大,拔除后半小时仍有明显出血,要及时就医。注意发炎。儿童乳牙自然脱落后,周围牙龈无肿胀,无明显分泌,持续短时间的轻微疼痛,但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如拔牙后3~4天出现口腔异味、创面出现分泌物、牙龈肿胀、疼痛难忍、张口困难等症状,考虑拔牙后感染,需及时就医。注意清洁。由于新萌的恒牙钙化程度较低,但孩子口腔内的酸碱度变化较大,加之食物残渣容易嵌塞在拥挤的牙缝间隙内,时间一长容易造成龋齿。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并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式及正确使用牙线的方式。
儿童换牙后注意事项
1.注意是否恒牙已经萌出,但乳牙还未脱落。如果恒牙已经萌出,但乳牙未脱落,形成“双排牙”,需及时到正规口腔医院就诊,必要时需将乳牙拔除。
2.恒牙较难萌出。通常恒牙难以萌出的原因是儿童乳牙过早脱落,尚未到换牙时间,等到换牙年纪时,牙龈已变得坚韧肥厚,恒牙无法冲出牙龈。这种情况需要口腔医生行恒牙助萌术,割除牙龈,帮助恒牙萌出。
3.恒牙龋齿。换牙期间,儿童恒牙刚刚长出,牙齿咬合面的窝沟容易滞留食物残渣,时间一长,容易造成龋齿。所以,在恒磨牙萌出后,需及时带孩子到口腔医院做窝沟封闭,有效预防牙齿龋坏。
4.恒牙错位咬合。换牙期间,很多孩子新萌出恒牙姿势、大小、形状各异,造成牙列不齐,影响孩子的面部形象,需到口腔正畸科做牙齿矫正。
5.换牙后保持良好习惯,防止牙齿畸形。换牙期间,孩子牙齿排列可塑性很大,一些不良习惯,如吮唇、吮手指、舔牙、啃指甲、咬铅笔头等,都易导致牙列畸形;有的孩子习惯偏侧咀嚼,长此以往会影响面部肌肉的生长发育。针对上述问题,家长要及时指导并督促孩子改正,使萌出的牙齿排列整齐美观。
6.均衡饮食。为锻炼和加强孩子咀嚼能力,促进其骨骼生长,防止出现牙齿排列紧促的现象,应在饮食上选择维生素较丰富的食物,如各种谷类、豆类和果蔬。
7.注意药物对牙齿的影响。换牙期间,尽量不要给孩子服用四环素类药物,以免恒牙萌出后变成黄褐牙,影响美观。
8.定期做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换牙,每个儿童都会经历,美观的牙齿是人一生都较为自信的形象,因此应做好换牙期保健工作,使每个儿童拥有健康且美观的牙齿,笑得自信灿烂。